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高能所主站  |  中国科学院  |  English
 
 首 页  理论室概况 科研队伍 学术活动 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 访问须知 人才需求 下载专区 HETH-Forum CFHEP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培养>毕业学生  
人才培养  
毕业学生
学生获奖
毕业学生
理论室毕业学生(1981-1989)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2-30  |  浏览:

论文名称 毕业生姓名 毕业年份 导师  学位

论爱因斯坦引力论中的谐和条件

黄超光

1989

周培源

博士

非线性δ模型的孤粒子和瞬子的研究

闻家如

1989

朱洪元;黄涛 

博士

振幅为毫埃量级微振动的激光双频锁定测量法

李永贵

1986

周培源

博士

格点规范理论中的动力射程及新的非微扰方案

薛社生

1986

朱洪元

博士

(P,π+ )反应微观机制的研究

蒋明坊

1985

吴式枢;张宗烨

博士

谐和条件下的平面引力波严格解

刘宏亚

1984

周培源

博士

SU(N)静态球对称规范场

马中骐

1981

胡宁

博士

π核电荷交换反应的研究

潘玲君

1989

姜焕清

硕士

EMC效应与原子核结构

曹志军

1989

厉光烈

硕士

用于非聚焦型广量程磁谱仪的高分辨小型多丝正比室关系

邢炎

1989

毛振麟

硕士

高能碰撞与多重产生

缪碧霞

1989

赵维勤

硕士

QCD物理真空及其非微扰效应

黄峥

1988

黄涛

硕士

π-核光学位及双电荷交换反应

邹冰松

1987

姜焕清

硕士

3S1态重夸克偶素到普通强子的衰变总宽度

郑汉青

1987

李炳安

硕士

关于CP破坏参量ηoo与η+-的位相差的讨论

张智庆

1987

吴丹迪

硕士

重夸克偶素的强衰变的波函数效应

谷平

1987

李炳安

硕士

Skyrme模型及其孤立子解

闻家如

1986

黄涛

硕士

QCD理论在深度非弹散射单举过程中的应用

龙鸣

1985

黄涛

硕士

ρ介子强衰变及低能下PP湮灭为两介子过程的夸克势模型研究

邹渝

1985

余友文

硕士

L13C*激发态的对称性结构及13C*(K- π-)L13C*角分布的研究

张奕定

1985

张宗烨

硕士

利用Vq→qq`q传递位研究重子-介子-重子相互作用顶点函数

陈黄河

1985

张宗烨

硕士

电子散射实验的磁谱仪及束流线设计

刘继明

1985

毛振麟;陈仁怀

硕士

QCD求和规则及遍举过程中的分布振幅

项晓东

1984

黄涛

硕士

在QCD中介子分布振幅的可能形式

王新年

1984

黄涛

硕士

变分法分析SU(2)相结构及对Jcp=O++胶球质量的计算

王光伟

1984

冼鼎昌

硕士

格点规范理论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相结构的解析研究

何翔皓

1984

冼鼎昌

硕士

随机过程在格点规范场论中的应用

薛社生

1984

冼鼎昌

硕士

Λ-NC相互作用和 4He、4H的能谱及Λ-N散射

刘东升

1984

余友文

硕士

中微子质量和轻子混合问题

曹南薇

1981

何祚庥

硕士

Ko 介子的电磁形状因子

张邦固

1981

朱洪元

硕士

极化强子碰撞

赵怀新

1981

朱洪元

硕士

附件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京ICP备05002790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918-4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