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高能所主站  |  中国科学院  |  English
 
 首 页  理论室概况 科研队伍 学术活动 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 访问须知 人才需求 下载专区 HETH-Forum CFHEP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队伍>人员简介  
科研队伍  
人员简介
人员简介
吕才典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3-09-23  |  浏览:

联系电话:010--88233161
E-mail:lucd@ihep.ac.cn

吕才典 1966年生,1989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4 年获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色列理工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日本广岛大学作博士后等研究工作。2000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任理论物理研究室副主任,高能物理前沿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专业期刊《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Physics G》编委,《中国物理C》副主编。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研究生院“校级优秀课程奖”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资深协联成员,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研究方向:粒子物理理论

过去的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多年来从事重味物理和CP破坏的研究,与合作者一起发展了“推广的因子化方法”,论文被引用超过500次,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Qspires统计的2009年以前高能物理唯象文章“Top Cited Articles of All Time (2009 edition) in hep-ph”被引用排名第145。与合作者首先提出了“微扰QCD因子化”方法,成为处理B介子非轻子衰变的经典方法,首次引进了手征增强的twist-3的轻介子波函数贡献;第一次定量地预言了Bàππ衰变道的直接CP破坏。发表SCI论文150多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论文被引用总次数超过5000,包括国际上著名的各大实验室的几百甚至几千人实验组的经常引用,其中有8篇论文单篇被引用次数超过100,一篇论文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SPIRES-2007100篇引用率最高的粒子物理唯象文章(The 100 most highly cited papers during 2007 in the hep-ph archive)70名;还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为“200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2016年与肖振军合作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粒子物理学导论》。

附件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京ICP备05002790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918-4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