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高能所主站
|
中国科学院
|
English
首 页
理论室概况
科研队伍
学术活动
人才培养
科研成果
访问须知
人才需求
下载专区
HETH-Forum
CFHEP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获奖项目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获奖项目
出版著作
获奖项目
获奖项目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3-12-30 | 浏览:
获奖题目
主要完成人
获奖类别
获奖时间
授奖部门
空间爆发现象和能量释放研究
邓晓华,凌意,周猛,胡波
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3
江西省
重夸克偶素遍举产生与衰变研究
乔从丰 贾宇 郝钢 孙鹏 李军利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微子质量起源与轻子味混合的理论研究
邢志忠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0
北京市人民政府
微扰QCD方法研究B介子非轻子衰变
吕才典、杨茂志、李 营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6
北京市人民政府
确定暗能量状态方程和精灵(Quintom)模型
张新民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08
北京市人民政府
B-T
方程解与较高能量下的相移和唯象核力
赵维勤、潘辑智、卢世琪、王潍潍、朱熙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磁单极的经典及二次量子化理论
杜东生、阮图南、杨振宁、吴大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自能图对称量
Bethe-Salpeter方程解的影响
李炳安、周咸建、薛丕友、杜东生、黄涛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原子核与a 粒子相关的现象
李清润、陈生忠、王如琳、刘渊、李扬国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有延展外源
SU(N)经典规范理论的静态解和静态球对称解
马中骐、东方晓、周咸建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少数粒子系统的么正能带现象
张禹顺、李扬国、王潍潍、陈晓天、阮图南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准门口态结构与
p 核反应的微观描述
张宗烨、余友文、马维兴、刘波、李清润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极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过程
李炳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Glanlex理论的研究
李扬国、张禹顺、林春灿、刘宪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p
核反应
刘宪辉、吴宗恩、李扬国、黄朝晖、厉光烈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核物质新形态的研究
张宗烨、余友文
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四等奖
1980
中国科学院
关于代的问题的大统一理论研究
杜东生、薛丕友、马中骐、周咸建、东方晓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量子色动力学和强子波函数
黄涛、
Bhodsky Lepoge
、勾亮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L
超核结构和L-N相互作用
张宗烨、余友文、厉光烈、沈建平、吴慧芳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无色磁单极和双子解及其与费米子的相互作用
马中骐、汤拒非、
N.Christ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7
中国科学院
推广的
Levinson定理
马中骐、倪光炯、戴安英、章礼南、梁意高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88
中国科学院
弱作用核中微子理论
吴丹迪、李铁忠、杜东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改进的费米子格作用量
吴济民等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与多体力
鲍诚光、王如琳、潘辑智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7
中国科学院
派—吸收的多重散射展开理论
姜焕清、李扬国、潘辑智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7
中国科学院
相位变换不变量和
CP破坏
吴丹迪、杜东生、
I.D
、
O.W.G.
、吴岳良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
中国科学院
格点规范理论中展开法,动力学方程和B函数的研究
吴济民、冼鼎昌、赵佩英、薛社生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8
中国科学院
胶子球和四夸克态
李炳安、刘克非、Kjohnson、沈齐兴、郁宏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6
中国科学院
正反夸克对产生模型与核力中程机制的研究
余友文、张宗烨、沈彭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0
中国科学院
量子色动力学中的非微扰效应与强子内部结构的研究
黄涛、王新年、项晓东、沈齐兴、黄峥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1
中国科学院
π介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姜焕清、李清润、刘波、刘宪辉、李扬国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2
中国科学院
重味物理与
CP破坏的研究
杜东生、吴丹迪、王滋、赵志泳、邢志忠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4
中国科学院
原子核双β衰变和轻子数不守恒
吴慧芳、黄 涛、宋昌亮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6
中国科学院
质子自旋“危机”及核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马伯强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9
中国科学院
量子对称性与量子群(合作)
常哲,郭汉英,王世坤,吴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1
中国科学院
多重产生唯象理论分析
赵维勤、何祚庥、刘
波、卢世琪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9
中国科学院
超对称Yang-Mills有限理论
周咸建、江向东、东方晓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0
中国科学院
高能碰撞过程中的统计与几何性质
赵维勤、孟大众、高崇寿、刘
波、蔡
勖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92
中国科学院
EMC
效应及有关物理问题
厉光烈、沈建平、曹志军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5
中国科学院
附件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京ICP备05002790号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院918-4 邮编:100049